nndidi
刘忠昌:切莫“拿着令箭当鸡毛”🟥《nndidi》🎞中国共产党在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形成了正确的思想路线、工作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这些路线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成功结合的必要前提和根本保障,是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遵循。
众所周知,气候变化导致天灾不断,地球气候何以变化?还不是人类“自作孽不可活”!二氧化碳的过量排放破坏了大气层,天空阴晴不定,旱灾洪涝轮番“出场”。早在1997年签订的《京都议定书》即确立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原则,限制发达工业国家排放温室气体,减缓全球变暖。但不幸的是,美国从不批准,加拿大也退出了,甚至本来很积极的欧洲国家在欧债危机后也变得消极了,归根结底,还是一个“贪”字。,人具有认识和实践能力,从本质上说是主体而非客体,但是,人的主体性品格的彰显在人的依赖关系、物的依赖关系、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三个历史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在物的依赖关系阶段,由于生产力的空前发展,人格独立方才具有了一定的物质基础,但由于异化的社会关系和经济关系的奴役,人的主体性表现出十分强烈的非主体性、客体化色彩,只能在物化世界的夹缝中为主体性的张扬艰难寻觅生存空间[4]。马克思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异化劳动,结果必然是两极分化、人性物化、物质丰饶与精神贫困并存的“无言的结局”,即“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极,即在把自己的产品作为资本来生产的阶级方面,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5]。
中国的现代化过程是在近现代历史上一共有三次。最早一次是晚清时期,觉醒的官吏和知识分子,他们致力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当时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是李鸿章,他从1860年到1890年经过30年的努力。现代化的进程离不开吸收和发展以西方为代表的先进技术,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运动是中国早期的现代化。但是,非常遗憾,这次现代化的进程在1894年,被中日甲午战争所截断。结果是中国海军全军覆没,早期一次现代化的尝试被打断了,是被日本人打断的。,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充满屈辱与抗争的历史,同时也是一部寻找救国真理、探索国家出路的历史。历史是公平的。哪一个阶级、哪一个政党能够运用自己正确的思想理论,带领中国人民实现近代历史提出的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家富强的基本要求,它就会成为历史选定的领导力量。这里重要的是选择一条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才能实现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民族复兴的愿望。近百年来中国人民为寻求国家出路而进行的不懈探索和奋斗,是以爱国主义为伟大旗帜的。历史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和证明:开始,是以林则徐为代表的、与忠君思想相联系的爱国主义,虎门销烟,奋起抗击英国侵略者,演出了一幕可歌可泣、气壮山河的反侵略斗争,但终因其历史局限而以失败告终,林则徐本人也被革职、流放。继之,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与民主主义要求相结合的爱国主义。作为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第一次响亮地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创建了近代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政党,有了明确的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纲领。这时,孙中山的基本政治主张直接参照了西方的经验,要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他通过多次武装起义,最终推翻了腐朽反动的清王朝,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伟大的历史功勋。但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对外不敢提出明确的反帝口号,对内不敢发动和依靠工农群众,没有能够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应该说,发生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变法维新运动和辛亥革命运动,都以不同的方式企求通过发展资本主义来实现救国救民的理想,都在不同程度上推动了近代中国历史的进步。但是,时不予我,外国有的,中国却不能有。如果说“百日维新”只是昙花一现,而功勋卓著的辛亥革命的成果——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南京临时政府,也只存在了三个月时间,政权就落到了封建顽固势力手里。这种时不予我的深刻原因,是帝国主义在已经牢牢地控制了中国之后,决不容许中国独立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它们要把中国长期保持在一种落后的状态,以便于它们掠夺中国的权益。这就是近现代中国革命运动屡遭帝国主义绞杀的原因所在。这也使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逐渐认识到,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真实目的,绝不是帮助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更不是帮助中国建立独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自1840年鸦片战争至1919年五四运动,积80年奋斗所提供的历史经验,使一批先进的中国人逐渐获得这样一个共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已失去了昔日的光环,时代和中国的社会条件变了,救国救民必须有新的价值取向。只有当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后,把爱国主义的社会理想同争取社会主义的前途联结起来,才能为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开辟广阔前景和现实道路。这就是近代中国历史的探索,历史的结论。它深刻反映了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规律。
中国历来的教育,都非常重视价值教育。你看韩愈的《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他把传道放在第一位。但是百年以来现代教育体制形成以后,丢失了传道的内容,教师只教书,不再育人。过去中国的教育系统很独特,不仅学校、书院传道,家庭这个系统也是传道的渠道。另外所有的官员都负有“教民”和“传道”的职责。有的官员到一个比较后进的地区,会带来新的知识,就像苏东坡到海南,带去很多种植和饮食的知识一样。但我们现代教育在这一方面反而有缺失了。所以我主张通过开国学课,补充上价值教育这一课。但这个过程会很长,不是十几年、几十年的事情,甚至是一百年、几百年的事情。,所以,以哪个人、以谁为尺度来进行判断,就是各种不同价值体系的根本出发点、根本不同点。一个价值观念体系它是谁的,这个必须弄清楚,不可能所有的人价值观念体系都是一样的。我们用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样的理论,是把价值和价值观念这两个词区别开来。价值是指客观的社会存在关系,社会生活实际的状态。价值观念则是对它的反映,受它决定,同时意识存在又有反作用,能引导它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探索、去创造、去追求。价值和价值观念,一个是客观的东西,一个是主观的东西。价值观念作为一种人主观的一种精神状态,实际上就是反映人的社会存在,表达人的价值追求。我们每个人都会从自己的社会地位、社会条件出发,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念。生活在社会不同层面的人,会有不同的价值观。
那么,“信用缺失症”的病理是什么?我曾与国学大师南怀瑾谈道:现代化使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可精神世界却缺少了关照。现代的人们拥挤在高节奏、充满诱惑的现代生活中,人心浮躁,没有片刻安宁。人们好像得了一种“迷心逐物”的现代病。如果失落了对自身存在意义的终极关切,人靠什么安身立命?问题是,现代化和市场经济不断放大满足安身立命的基本约定,刺激、放任个体对物质享受的过度追求。于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近利远亲、见利忘义、唯利是图、损人利己甚至“要钱不要命”的道德失范现象,在生活提高、人类进步的现代化浪潮中沉渣泛起。,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价值观导航应当从娃娃抓起,从小就让孩子们认识进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不仅是在培育一颗颗茁壮成长的文明种子,更是在为推动民族文明进步、国家发展壮大积蓄持久而深沉的力量。
【編輯:科林·弗瑞尔斯】
相关新闻
- 蒋建国:加快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发展 2023-03-28 10:43
- 曹海军:服务是最好的社区治理 2023-03-28 10:31
- 闵大洪:对网络低俗语说“不”! 2023-03-28 10:27
- 浓墨书写国家命题的时代答卷——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周年回眸 2023-03-28 10:31
- 汤华臻:“中国创新为什么能”的精彩回答 2023-03-28 10:49
相关新发布
- 刘守英:善待农民地权是农地三权分置的前提 2023-03-28 10:39
- 舒也:正视“34亿人旧闻”背后的真问题 2023-03-28 10:43
- 多家委办局双创周征集民生问题解决方案 2023-03-28 10:39
- 承载期待 回应关切 汇聚力量 2023-03-28 10:55
- 费高云:种好城市发展“幸福树” 2023-03-28 10:49